薯圈盛会,盛大落幕!
2021年3月27日,第七届中国马铃薯产业生态发展大会成功召开,河南地卫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此次大会的特别赞助商,也受邀荣幸参与此次别开生面的大会。
盛会汇集了马铃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主流大咖,包括种薯企业、农资企业、经销商、种植户等800多人为产业种植与服务的可持续收益而来。
近几年来,马铃薯的种植品种在变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产业已经从重视产量向重质量转变。今次是一场薯圈薯友们技术、模式交流碰撞和学习盛会,也是一场上下游产业链优质资源对接的盛会,更是一场马铃薯产业升级发展,向更高效和可持续收益进阶的盛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李辉尚发表演讲
说到马铃薯产业,大家感触比较深的应该是科技的力量和资本的力量。说到资本的力量,我们就要关注宏观经济对马铃薯产业的影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抑制了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增长,其中农产品出口显著下降,均在20%以上,发展中国家、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出口减少幅度均超过了30%。
在此背景之下,全球大宗农产品生产总体稳定,国际谷物供需形势总体偏紧,国际粮食价格先涨后跌再持续上涨的“N”型超长甩尾走势。其中,2020年度全球马铃薯生产总体稳定,种植面积、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全球马铃薯生产格局相对稳定,中国、印度仍是最大的主产国,合计占比超过60%。
如今,就是我国薯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产业链条趋于完善,产加销、农工贸、产学研等三产融合度持续提高;消费认知不断提高,地下“苹果”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得到消费者认可;消费流通方式加快转变,线上线下互动,产区销区联动;贸易优势凸显,技术、产品“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马铃薯种植是一个长久之计,同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应当贯穿我们每一个马铃薯人的思想之中。
土壤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最令农户朋友们头疼的除了土壤问题,就是地下害虫对果实的侵害。地下害虫咬食马铃薯块茎后形成孔洞,不仅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还为病原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易导致马铃薯腐烂。
河南省地卫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常冬冬
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蛲虫和小地老虎。而地卫士是一家专注于地下害虫防治的颗粒剂新型技术的公司。
201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首次发现窄缘施夜蛾为害马铃薯块茎,该害虫在中国内地是新纪录种,新型害虫马铃薯木虱21世纪初在世界各国扩撒。
主要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
2.秋耕翻土;
3.水旱轮作;
4.性引诱剂、黑光灯、投射式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和高压汞灯诱杀法等;
5.生物防治:食虫虻幼虫、寄生蜂、寄生螨、绿僵菌、寄生蝇、昆虫病原线虫等;
6.化学防治:传统成分辛硫磷、敌百虫、毒死蜱等,新成分如噻虫胺、氟氯氰菊酯等。
颗粒剂领域的新型技术,对马铃薯地下害虫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改变,地卫士颗粒剂的颗粒剂技术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1.原药均匀分散技术:
地卫士的新型设备如双螺旋交互式搅拌系统,环式超细喷淋等,使颗粒剂体受药均匀,杀虫效果更均一,安全性更好;
2.遮光成膜技术:
地卫士筛选的新型遮光粉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对药物的光解破坏;地卫士的稳固的包膜材料,能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防治药物氧化、水解,杀虫更稳定、持久;
3.土壤移动扩散技术:
地卫士通过独特的助剂,使得药物在土壤中可控移动扩散性,杀虫范围大,防虫效果更持久;
4.生物酶促吸收技术:
地卫士在颗粒中添加生物酶助剂,增加马铃薯根系对药物的吸收,并促进药物通过茎叶传导,使作物长期处于被保护状态,有效驱避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