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大棚韭菜无害化管理“三要点
谈越冬大棚韭菜无害化管理“三要点”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很大很热的话题。怎样增效、怎么增收?办法和措施有很多很多,有时市场行情和机遇也很重要。你看!现在机遇就来了,目前,大棚韭菜行情好、价格高。如果韭菜的品质再好一点、韭菜的农药残留等安全方面再放心一点,我想大棚韭菜的发展前景还会更好一些。因此,我们相关菜农,应立足当前、把握机遇、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当前越冬大棚韭菜无害化管理的三个要点:
1.保温防冻,适温管理是中心。
温度是越冬大棚韭菜生长的前提,推行适温管理是实现大棚韭菜正常生长、优质高产的保证。韭菜属于耐寒怕高温的作物,生长适宜温度为14-20度,10度以下生长缓慢,高于25度生长不良。因此,生产上一般在10度以下就要扣棚保温防冻促长。在设施要求上,大棚韭菜采取1-2道棚覆盖栽培即可越冬生长。越冬温度管理上,坚持以14-20度适温生长为中心,根据天气变化,决定当日开棚与关棚的时间,从而利用薄膜增温保温效应,最大化地延长有效生长和适温生长的时间。同时,在遇到连阴雨、低温、降雪等极端气候,要以变应变,积极防患,确保棚膜不损坏、韭菜不受冻。
2.防病治虫,安全高效为前提。
大棚韭菜最突出的病虫就是灰霉病、根蛆。病虫防治上最大的问题是滥用农药,如病虫防治不够及时、药剂品种不够对路、农药使用对遵守安全间隔期、安全采收期等方面不很规范。造成病虫防治效果下降、农药残留还不能让人完全放心的局面。在这方面我们农资人应该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学习病虫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和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知识要点,切实解决大面积病虫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两大问题。因此,越冬大棚韭菜病虫防治要做到两点:
一是对症防治。什么病虫,用什么药、用蔬菜上允许使用的药。决不能因为用药不对路、不规范造成不可收拾的被动局面。如韭菜上白点型的灰霉病,我们不能误诊为白粉病而开药方、搞防治。灰霉病、菌核病可以选用多霉威、速克灵,连阴雨天气也可选用腐霉利熏烟防治。对于韭菜根咀可以选用毒死蜱灌根防治,同时该药对兼治韭菜叶甲效果也很好。当然也可用阿维菌素防治。需要指出的是韭菜对锌、镁、硫、铁等元素较敏感,生产上要注意补充,不能误诊为生理性病害来处理。
二是安全防治。注重早防早治,韭菜生长时间短,即使在越冬阶段一般28天左右就可采收。因此,防病治虫应该靠前,掌握在韭菜采收3-5天用药,既对病害有预防作用,又可兼顾到农药安全间隔期、安全采收期。决不允许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甲拌磷、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药剂品种。生产上还要注重加强通风排湿、健身栽培、增强抗耐病能力,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
3.肥水运筹,配套是重点。一是注重施肥与根系吸收的配套。
主要是在生长前期勤松土,以透气发根、协调水肥气热生长要素。二是注重追肥与根际冲施配套。每一刀韭菜采收后每亩用尿素10公斤、复合肥25公斤、微生物菌剂适量橵施于行间并松土。对生长差的用裕农多功加复旦复农兑水浇施,在冬季能提前3-4天采收,增产30%以上。三是注重防病与叶面喷肥配套。在防病的同时一并加入氨基酸叶面肥,能含有锌、铁、镁、硫元素的效果则更好。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