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斑潜蝇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葱斑潜蝇在葱韭类蔬菜上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葱的产量和商品性。因此,农户们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
一、形态特征
(1)卵:个小,乳白色,稍透明,长椭圆形。
(2)幼虫:蛆形,初孵化时为白色,后变浅黄色,老龄幼虫为黄色,体长2.9~3.5mm、宽0.5mm。
(3)蛹:椭圆形,后端稍粗,腹部扁平,黄褐色转橙黄色或褐色,长1.6—2.4mm、宽0.7~lmm。
二、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据调查,该虫因年份不同,发生代数也不同,在我市一般1年发生3-7代,发生期在4月下旬一11月,盛发期在5月中下旬~1O月,世代重叠明显。以蛹在5~lOem的表土层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一5月上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在每天早上7~8时。成虫刺破植物表皮取食,形成白色圆形斑点,严重时,在大葱叶子上留下密集的白色取食孔。产卵高峰期在羽化后3~8d,一般产于植物叶片表皮下,孵化后的幼虫在表皮内取食叶肉,形成线状隧道,随着虫龄的增长,取食量增加,隧道也变宽。
三、防治措施
1、轮作、清因
由于斑潜蝇成虫的迁飞能力较弱,因此可采取轮作的方法进行防治,葱、韭、蒜等百合科的蔬菜要和其他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另外,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园,将病残落叶、杂草等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虫源。
2、物理防治
试验表明,斑潜蝇具有趋黄性,可利用诱虫板诱杀。在作物上方20~30cm处,每667m。张挂40emx25cm的诱虫板15~20块,分布要均匀。
3、药剂防治
①药剂选择我们对有机磷类、菊酯类、阿维菌素类、吡虫啉类及部分复配药剂共l5种农药进行了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类药物的防效最好,用药后4d,幼虫的死亡率达到87.3%-94.5%,持效期达lO-15d。
②用药适期 试验证明,我市防治斑潜蝇的适期为5月中下旬~1O月份,即成虫发生高峰期至幼虫开始发生期。育苗地应在4月中旬开始对越冬成虫进行防治。
③用药方法进行叶面喷洒,要喷洒均匀,不留死角。在喷洒叶面的同时,可根据斑潜蝇老熟幼虫落地化蛹的习性,选用5O%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地面,杀灭老熟幼虫。
河南地卫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药研发、生产、销售、推广、服务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定点农药生产厂家。产品涵盖地下害虫颗粒剂(二嗪磷)、农药缓释颗粒剂、土壤处理剂、杀线虫剂(噻唑膦、阿维菌素)、根结线虫制剂、灌根、拌种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等品种,专治蓟马、斑潜蝇、金针虫、韭蛆等地下害虫。
联系电话:0371-55829997 网址:www.nongdadvs.com
备注:本文章来源于地卫士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