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流行的三要素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条件是害虫、病原物、环境条件,而病害流行的要素是这三个基本因素。但这三者不同之处是质和量上的差异,前者为个体病害上的发展,后者为群体植株(大面积)上的发生发展。病害流行总的要求是:
寄主方面:要求是感病的品种,而且为大面积上集中种植;
病原方面:要求是致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强,病情数量大,繁殖速度快;
环境方面:气象、土壤及农业栽培条件都必须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繁殖、传播、而且不利于寄主抗病性的发展。上述病害流行的三要素是缺一不可的,但不等于每一要素在任何一次病害流行中都同等重要。其中有的流行的主导因素不是每年、每地都能满足的。
寄主与病原是病害流行的对立双方、矛盾的对立面。但常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而控制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也要转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如:
1、苹果的早期落叶病、病原的数量是普遍存在的,寄主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但环境条件中,影响并还大发生的温度条件,就不一定经常具备。因此环境条件中的湿度(雨量和降水时间)就成为该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病菌发育适温20~25℃,分生孢子发芽适温20~25℃。分生孢子的传播和侵入需有水,冬季温暖潮湿是病叶与落叶上子囊盘形成的必要条件,如果冬季温暖干燥,早春温度上升较快,雨水多,雨日也长且多为绵绵细雨天气,病害流行可能大量发生而导致流行,反之,冬季多雨、潮湿、早春干旱,雨水少而迟,一般病害发生都少,甚至不发生。当年的损失夜宵。
2、水稻稻瘟病也是水稻上的常发病,病原菌的数量和侵染源能力一般都不成问题,环境条件,在多数年份都是早春低温潮湿时间长,绵雨多,春夏的梅雨和秋雨对稻瘟病都有利,对水稻很不利,而品种的抗病性在此情况下就特别突出了。成为稻瘟病是否大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我们在研究不同病害流行时,应该具体病害具体分析,找出其中主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实质,问题便可顺利解决。
3、苹果树黑星病是我国果树病害的检疫对象,随着林果业的发展该病发生的面积逐年增大.该病在部分地区有大发生的趋势.此病在苹果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风雨是主要传播途径,在高湿和气温20℃左右的条件下极易流行。树冠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树田未除草,湿度高,栽培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严重。富士、元帅系等主栽品种易感病。 尤其是金秋秋雨连绵湿度大温度低(20℃左右)渭北部分地区叶片表现明显症状。所以,提醒广大果农苹果脱袋前喷雾一次杀菌剂或雨后天晴温度回升再脱袋,以防果实染病。调查和分析该病的发生条件,切实做好该病的防治控制工作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